当前位置:首页 >课程 >药剂学

1、对于易溶与水而且在水溶液中稳定的药物,可制成哪种类型注射剂

A、注射用无菌粉末
B、溶液型注射剂
C、混悬型注射剂
D、乳剂型注射剂

参考答案:请扫码使用小程序查看答案

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注射剂的特点?

A、起效迅速
B、可局部定位
C、生产过程简单
D、对机体刺激较大

参考答案:请扫码使用小程序查看答案

3、关于热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引起人的体温异常升高的物质
B、是微生物产生的一种外毒素
C、热原的主要致热成分是磷脂
D、不同微生物产生的热原的致热能力相同

参考答案:请扫码使用小程序查看答案

4、无法彻底破坏的热原加热方法为

A、180、3-4小时
B、260℃、1小时
C、100℃、10分钟
D、250℃、30-45分钟

参考答案:请扫码使用小程序查看答案

5、注射用的针筒或其它玻璃器皿除热原可采用

A、高温法
B、离子交换法
C、吸附法
D、超滤法

参考答案:请扫码使用小程序查看答案

6、氯化钠的等渗当量是指

A、与1g药物呈等渗效应的氯化钠的量
B、与1g氯化钠呈等渗效应的药物量
C、与1mg氯化钠呈等渗效应的药物毫克当量
D、与1g氯化钠呈等渗效应的药物克当量

参考答案:请扫码使用小程序查看答案

7、已知盐酸普鲁卡因1%的水溶液的冰点降低值为0.12℃,欲配制2%的盐酸普鲁卡因水溶液1000毫升,用氯化钠调成等渗溶液需加氯化钠

A、6.2g
B、3g
C、5.63g
D、4.83g

参考答案:请扫码使用小程序查看答案

8、注射用水保存的温度可为

A、37℃
B、25℃
C、60℃
D、80℃以上

参考答案:请扫码使用小程序查看答案

9、目前制备注射用水最有效、最常用的方法是

A、离子交换法
B、电渗析法
C、蒸馏法
D、反渗透法

参考答案:请扫码使用小程序查看答案

10、注射于真皮和肌内之间,注射剂量通常为1~2ml的注射途径是

A、静脉注射
B、皮内注射
C、肌内注射
D、皮下注射

参考答案:请扫码使用小程序查看答案

11、增溶对药物的化学稳定性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因为药物被增溶后,其稳定性可能与胶束表面的性质、药物本身的降解途径、环境pH等多种因素有关。

A、对
B、错

参考答案:请扫码使用小程序查看答案

12、在溶剂中加入第三种物质与难溶性药物形成可溶性()等,以增加难溶性药物在溶剂中,这种增加药物溶解度的作用称为助溶。

A、络合物
B、复盐
C、缔合物
D、胶体

参考答案:请扫码使用小程序查看答案

13、潜溶,指的是为了提高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药物的溶出度达到最大值的现象,这种溶剂称为潜溶剂。以下可与水形成潜溶剂的有()。

A、乙醇
B、丙二醇
C、甘油
D、聚乙二醇

参考答案:请扫码使用小程序查看答案

14、青霉素是一种难溶性药物,但是将其改性为青霉素钠后,就变成溶于水的药物。

A、对
B、错

参考答案:请扫码使用小程序查看答案

15、多晶型现象在有机药物中广泛存在,同一化学结构药物结晶条件不同,可形成不同晶型,晶型不同以下()性质也不同。

A、晶格能
B、熔点
C、溶解速度
D、溶解度

参考答案:请扫码使用小程序查看答案

16、同一化学结构的药物,溶解度和溶解速度最大的是()。

A、无定型
B、无水物
C、水合物
D、假多晶晶型

参考答案:请扫码使用小程序查看答案

17、环糊精是一种常用的包合材料,有α. β和γ三种,分别由6. 7和8个葡萄糖分子构成,其中β大小适中,较实用,用途最为广泛。

A、对
B、错

参考答案:请扫码使用小程序查看答案

18、固体分散体载体材料应该符合()条件。

A、无生理情性不与药物发生化学反应、无毒
B、不影响药物的化学稳定性
C、不产生与药物治疗自的相反的作用
D、能达到药物的最佳分散状态

参考答案:请扫码使用小程序查看答案

19、制备固体分散体常用的方法有()。

A、熔融法
B、研磨法
C、溶剂挥发法
D、溶剂-熔融法

参考答案:请扫码使用小程序查看答案

20、药物分子与包合材料分子通过分子间作用力形成包合物后,具有以下哪些作用()。

A、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和味道
B、调解释药速度
C、降低药物刺激性
D、降低药物毒副作用

参考答案:请扫码使用小程序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