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课程 >唐宋词与人生

1、姜夔平生好藏书,工于诗、文、词,亦精通音律,擅长书法。其词既承续周邦彦衣钵,变软媚为清婉,又挹取 词风,变雄健为清刚,清幽峭拔自成一宗。( )

A.范成大
B.黄庭坚
C.辛弃疾

参考答案:请扫码使用小程序查看答案

2、《花间词》是第一部 的总集。它的出现,使流行于民间市井里巷的曲子词全面进入文人创作领域,标志着一种新的文学体式——词的正式成熟。( )

A.文人词
B.民间词
C.词

参考答案:请扫码使用小程序查看答案

3、的审美趣味厌弃脂腻气。中唐诗人韦应物,其诗多写山水田园,气韵清远澄澈,尤得晏殊赏爱,“每读韦应物诗,爱之曰:‘全没些脂腻气。’”(宋•吴处厚《青箱杂记》)( )

A.张先
B.晏殊
C.宋祁

参考答案:请扫码使用小程序查看答案

4、先生《瞿髯论词绝句》云:“陈桥驿下有词源。”将帝王的政治策略与宋代歌舞宴集、浅斟低唱的享乐世风和柔靡艳丽的词风联系起来。( )

A.夏承焘
B.陈寅恪
C.唐圭璋

参考答案:请扫码使用小程序查看答案

5、的《江城子》(南来飞燕北归鸿),写于遇赦北还与苏轼重聚于海康(雷州)时。师生两人相向言,鬓发苍苍矣,“后会不知何处”,只有一再劝酒:春酒滴红,满饮金钟。此一饮散“落花流水、各西东”,“烟浪远,暮云重”,是何等的凄凉、茫然。( )

A.黄庭坚
B.秦观
C.晁补之

参考答案:请扫码使用小程序查看答案

6、辛弃疾当初“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骁勇之将,却成了身心交瘁、愁病缠身的老者,当他名利宠辱皆识破,便在《行香子》中感叹:“ 。”( )

A.不如痴,不如闲,不如醉
B.不如痴,不如闲,不如醉
C.不如闲,不如醉,不如痴

参考答案:请扫码使用小程序查看答案

7、元成宗大德九年(1305),“诏求山林间有德行、文学、识治道者”(《续资治通鉴》)。时,肃政廉访使臧梦解和陆垕“交章荐其才”,但 始终志节不移,诏征不赴。( )

A.蒋捷
B.赵孟頫
C.王沂孙

参考答案:请扫码使用小程序查看答案

8、黄庭坚在所作《<小山词>序》中,称 为“四痴”之人。( )

A.秦观
B.晏几道
C.姜夔

参考答案:请扫码使用小程序查看答案

9、刘辰翁《永遇乐》词序云:“余自乙亥 上元颂李易安《永遇乐》为之涕下,今三年矣。每闻此词,辄不自堪,遂依其声,又托之易安自喻。虽辞情不及,而悲苦过之。”( )

A.宋恭帝德祐元年(1275)
B.宋端帝景炎三年(1278)
C.宋端帝景炎二年(1276)

参考答案:请扫码使用小程序查看答案

10、号“梦窗”,平生多与词客、显贵交游。为南宋后期著名词人,其词于忧念国事、感慨盛衰外,多游冶、酬酢之作,针线绵密,运意婉曲,造句冶炼,音律协和,艺术成就很高,被称之为“词中李商隐”,但不免门径狭窄。今存《梦窗词甲乙丙丁稿》。( )

A.周密
B.张炎
C.吴文英

参考答案:请扫码使用小程序查看答案

11、柳永时代, 曾亲撰《劝学篇》,大力宣扬“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干钟粟”的功利主义读书观和人生观,柳永视功名利禄为“名缰利锁,虚费光阴”(《夏云峰》)的思想,在当时确有离经叛道的意味。( )

A.宋太祖
B.宋徽宗
C.宋真宗

参考答案:请扫码使用小程序查看答案

12、身处宋元易代的乱世,精神上压抑苦闷、物质上拮据困顿,老年寄居僧舍、檐下“听雨”的蒋捷,只有到一切皆空的 思想中寻求精神依托。( )

A.儒家
B.道家
C.佛家

参考答案:请扫码使用小程序查看答案

13、范成大18岁时,其父范雩去世。移居昆山荐严寺(吴中名刹),读书十载,取唐• 《寻隐者不遇》“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诗句,自号“此山居士”。( )

A.贾岛
B.孟郊
C.姚合

参考答案:请扫码使用小程序查看答案

14、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整个词意化用唐人 《懒起》诗:“昨夜三更雨,临明一阵寒。海棠花在否?侧卧卷帘看。”但李清照词的写法更为别致,采用问答形式,一问一答跌宕有致。( )

A.元稹
B.韩偓
C.李商隐

参考答案:请扫码使用小程序查看答案

15、先生《论苏轼词》认为,苏轼词最可注意的成就在于:“能够极自然地用小词抒写襟抱,把自己平生性格中所禀有的两种不同的特质用世之志意与旷达之襟怀,作了非常完满的结合融汇。”( )

A.林语堂
B.叶嘉莹
C.夏承焘

参考答案:请扫码使用小程序查看答案

16、《金明馆丛稿二编》云:“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

A.王国维
B.陈寅恪
C.吴宓

参考答案:请扫码使用小程序查看答案

17、清•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云:“毛嫱,西施,天下美妇人也。严妆佳,淡妆亦佳,粗服乱头,不掩国色。飞卿,严妆也。端己,淡妆也。后主则粗服乱头矣。”可见在晚唐五代著名的三位词人中,对 的评价最高。( )

A.韦庄
B.李煜
C.温庭筠

参考答案:请扫码使用小程序查看答案

18、冯延巳《鹊踏枝》“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 人归后。”伊人独立小桥,任寒风入袖,直到林间月上,路断行人。我们读到的是主人公内心一种深沉盘郁的孤寂、惆怅之感。( )

A.残月
B.新月
C.晓月

参考答案:请扫码使用小程序查看答案

19、秦观贬横州时,所写《宁浦书事》六言诗云:“身与杖藜为二,对月和影成三。”可知岭南贬逐之苦,已摧折了他的身心,才五十岁须扶杖藜而行。所以一朝遇赦生还,悲喜交集,衰病之躯承受不住,于是途中行至 光华亭酒后猝死。( )

A.郴州
B.藤州
C.雷州

参考答案:请扫码使用小程序查看答案

20、《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云随雁字长。绿杯红袖趁重阳,人情似故乡。 兰佩紫,菊簪黄,殷勤理旧狂。欲将沉醉换悲凉,清歌莫断肠!”此词于汴京重阳宴饮而作。这类“狂篇醉句”,不囿于男女幽怨,而是借佯狂歌酒抒泄人生落拓的无限悲凉,见出他率真、疏放的人生沉着厚重的一面。( )

A.晏几道
B.秦观
C.柳永

参考答案:请扫码使用小程序查看答案

21、《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此词流露出戍边御敌、乡关万里的哀愁,故写来取境苍凉、笔力遒劲而词旨悲壮。( )

A.范成大
B.王安石
C.范仲淹

参考答案:请扫码使用小程序查看答案

22、《古柏行》有过辛酸而又愤激的人生长叹:“志士幽人莫怨嗟,古来材大难为用!”辛弃疾一生都未能施展自己匡时济世的文才武略,正是哪一位带有典型意义的“材大难为用”的悲剧性人物?( )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参考答案:请扫码使用小程序查看答案

23、词在花间词固有的艳情题材中即事抒怀、触情兴发,重心已悄然转向自我。但是,对应歌代言的限制真正予以突破的,是到了南唐词人手里。( )

A.李珣
B.韦庄
C.欧阳炯

参考答案:请扫码使用小程序查看答案

24、范成大 ,清人为之不平,何梦华抄本《石湖词》云:“成大虽以诗雄一代,而词亦清雅莹洁,迥异尘嚣。”( )

A.诗名为词名所掩
B.词名为诗名所掩
C.诗名与词名俱盛

参考答案:请扫码使用小程序查看答案

25、清•王士禛《倚声初集•序》,将唐宋词按创作主体个性气质与社会角色身份的不同分为四个种类:诗人之词,文人之词,词人之词,英雄之词。辛弃疾属于 一类。( )

A.诗人之词
B.文人之词
C.英雄之词

参考答案:请扫码使用小程序查看答案

26、泽崎久和《唐五代北宋词研究》指出:到了宋代,随着科举制的彻底化,士大夫理念中“‘雅’成了最重要的属性之一”。“爱雅而排俗,这是要求士大夫具备的最起码的资格。”这已有长久的传统,但在宋代“它成了更加自觉和明确的认识”。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请扫码使用小程序查看答案

27、《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是李清照晚年流寓越中所作。词中透出一种闲静情调,但这毕竟是病骨支离、心身憔悴的的闲适。当年归来堂前,校勘赏玩金石书画,以烹茶、赌茶、品茶为乐;如今不宜沏茶,也不愿沏茶,词中“莫分茶”三字哀沉,仔细咀嚼,仍是抹不去的凄凉味。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请扫码使用小程序查看答案

28、《燕山亭·北行见杏花》,宋·佚名《朝野遗记》称此词为徽宗绝笔,其哀沉哽咽,字字凝聚国亡身囚的血泪,与李后主的《浪淘沙》帘外雨潺潺都是“以血书者”。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请扫码使用小程序查看答案

29、半壁江山的南宋,多少英雄志士为之慷慨激昂,却徒然一腔忠愤、一世豪气,终是一生悲凉,那是一个浸润并折射出英雄悲剧精神的时代。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请扫码使用小程序查看答案

30、被贬逐穷山恶水,晁补之表现的是坚毅、放达。贬戎州时与友人相叙,作《鹧鸪天》黄菊枝头生晓寒,时词人已五十六岁,却“风前横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着冠”,活脱脱我行我素的的“狂者”形象,“付与时人冷眼看!”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请扫码使用小程序查看答案

31、才华风流的宋徽宗为政昏庸,重用奸相蔡京、宦官童贯等,横征暴敛,穷奢极欲。靖康二年1127北宋亡,被金人所虏,于囚禁中受尽凌辱折磨而病死,终年54岁。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请扫码使用小程序查看答案

32、词至苏轼的“以诗为词”,拓展出一片新域,登临、怀古、贺寿、悼亡、村野、闲适等诗歌题材,皆可入词调。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请扫码使用小程序查看答案

33、从家乡江苏高邮,秦观出仕,何等意气风发;一贬再贬至横州,身心何其憔悴,一个才华横溢的生命,就这样被党争的政治倾轧所摧折了。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请扫码使用小程序查看答案

34、范成大终身情系石湖,中年便开始在石湖边建造农圃堂,后建梦渔轩、盟鸥亭等。晚年如愿归居于石湖,感叹道“今退闲休老,可以放浪丘壑,从容风露矣”《西塞渔社图卷跋》。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请扫码使用小程序查看答案

35、极为敏锐的多情善感的心理气质,使李璟更沉痛地承受国破身囚的命运,也更深切地感知人生所固有的悲剧性,发出了“人生长恨水长东”的无奈之叹。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请扫码使用小程序查看答案

36、即使是没有遭受大的厄运的人,读李煜的词,也会或多或少地品尝到人生悲剧性的痛苦和憾恨。他的《浪淘沙》“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每一个拥有美好往事而失落了的人,都会在这种今昔对照中感叹、唏嘘。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请扫码使用小程序查看答案

37、季夫萍《对唐宋词“物是人非”母题的审美关照》指出:“‘黍离之悲’属于社会悲剧,而社会的剧变又会引发和加剧个体的人生悲剧,所以它联结了两个层面的悲剧。”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请扫码使用小程序查看答案

38、姜夔的文才华美绝世,诗、词、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请扫码使用小程序查看答案

39、姜夔无论在朝抑或在野,均过着闲适潇洒的雅士生活。其《醉落魄》:“花久影吹笙,满地淡黄月。”以蕴藉之笔写归隐生活的悠闲清雅,被人所称赏:“‘淡黄月’句已颇清新,更有吹笙人在花影中,风情绝妙。”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请扫码使用小程序查看答案

40、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心字香:杨慎《诗品》“所谓心字香者,以香末萦篆成心字也。”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请扫码使用小程序查看答案

41、蒋哲伦《论周邦彦的羁旅行役词》指出:“北宋后期的羁旅行役词较之其它时期产生的同类作品,具有更为深刻的社会意义和时代特征。”我们读宋代羁旅行役词,读到的是一个社会时代。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请扫码使用小程序查看答案

42、李清照出身于士大夫书香门第。其父李格非博通经史,能诗善文,曾以文章受知于苏轼,为“苏门后四学士”之一,写有《洛阳名园记》,《宋史》有《李格非传》。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请扫码使用小程序查看答案

43、李清照的后期词国愁家愁相糅,沉痛入骨,怨之劲直,如“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武陵春》秦观的后期词抒泄逐恨谪怨,哀伤过甚,怨之无力,如“别后悠悠君莫问,无限事,不言中。”《江城子》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请扫码使用小程序查看答案

44、李煜《浣溪沙》“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写的是幽囚深院小楼的愁苦滋味,乃伤心语也。宋·黄昇《唐宋诸贤绝妙词选》说:“此词最凄婉,所谓亡国之音哀以思。”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请扫码使用小程序查看答案

45、李煜的后期词,字字从血泪中泣出。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请扫码使用小程序查看答案

46、刘辰翁号“须溪”。文天祥起兵勤王,曾参与其江西幕府。宋亡,隐居不仕,埋头著书,以此终老。为宋末节义之士,文坛亦颇具声望,人称“须溪先生”。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请扫码使用小程序查看答案

47、柳永词音律谐和、语意妥帖、婉转铺叙、形容曲尽,内容不限男女冶艳情事,亦写都市升平气象,尤工于羁旅行役,一时流传甚广,宋·叶梦得《避暑录话》记载:“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请扫码使用小程序查看答案

48、柳永的《曲玉管》陇首云飞为二叠长调,约作于柳永进士及第后离汴京赴外任期间。词抒写登山临水所触发的旅思离怀,羁旅行役的苦况里织入都市风月欢情,高远悲凉的气象中糅入旖旎冶艳的情思,这正是柳永宦游词的特色。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请扫码使用小程序查看答案

49、柳永排行七,又称“柳七”,官至屯田员外郎,又称“柳屯田”,故后世称其词为“柳七风味”、“屯田蹊径”。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请扫码使用小程序查看答案

50、柳永俗词除了以俗为美,也有“以俗为病”的一面。其《定风波》自春来不避俚俗、不避绮语,词中不乏绮罗香泽之态的描写,如“腻云亸”、“暖酥消”之类,则不免流于香艳轻冶。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请扫码使用小程序查看答案

51、南渡之初,广大文士阶层外愤于金人肆虐,内痛于秦桧之流主和卖国,抗敌御侮的英雄主义精神灌注词坛,慷慨豪壮的吟唱成为主潮。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请扫码使用小程序查看答案

52、欧阳修的《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写深闺少妇的暮春愁思,词意殊怨。“泪眼问花花不语,落花飞过秋千去”二句,历来为人称赏。人与花同命,人愈伤心,花愈恼人,一若多情,一若无情,动荡迷离中传出一种绵邈情思,让人各以意会。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请扫码使用小程序查看答案

53、清·李佳《左庵词话》云:“辛稼轩词,慷慨豪放,一时无两,为词家正宗。”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请扫码使用小程序查看答案

54、清·郑文焯《郑校白石道人歌曲》云:“此二曲为千古词人咏梅绝调。以托喻遥深,自成馨逸。”“此二曲”指《暗香》、《疏影》。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请扫码使用小程序查看答案

55、清真词艺术上的开阔气度不如柳永,内容上的拓新境界逊于苏轼,但是,他在表现形式上穷极工巧,言情之含婉蕴藉、辞句之清丽圆润,又着力于章法之缜密变化、声律之谨严和婉,这是柳、苏词所未能及的。刘扬忠先生《唐宋词流派史》认为周邦彦“折中于柳、苏之间,另开浑雅典丽一派。”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请扫码使用小程序查看答案

56、绍圣元年1094,哲宗亲政,重用新党章惇、蔡京等,元祐党人受到清算,苏轼首当其冲。秦观因苏门关系受牵连,出为杭州通判,继而贬监处州酒税。三年,又被新党罗织罪名,削秩流放郴州,随后又流放横州,元符二年1099,再贬至雷州,一贬再贬。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请扫码使用小程序查看答案

57、宋·范开《稼轩词序》云:“公一世之豪,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方将敛藏其用以事清旷,果何意于歌词哉?直陶写之具耳。”指出了辛弃疾词创作的特殊性:他在政治失意之余“敛藏其用”,借词为抒泄情志的工具。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请扫码使用小程序查看答案

58、宋代,是文人士大夫诗意消遣的“雅玩”朝代。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请扫码使用小程序查看答案

59、宋代女性不仅是词文学表现的对象,而且作为一个群体积极参与了词的创作,她们以自己的独特视角去体验生活,抒发其真实感受。词作中充溢着强烈的女性自我意识,表现了女性特有的生活情趣和内心世界。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请扫码使用小程序查看答案

60、苏门词人群中,最睿智的——具有生存智慧的要推苏轼本人。他的一生荣辱迭起、大起大落,但无论是得意或失意,他都以灵活圆通的处世态度来坦然面对。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请扫码使用小程序查看答案

61、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此词写于谪居儋州时,乌台诗案劫难刚过,仕途极度沉沦,但词人不敛疏放之态,得失、荣辱、生死皆能泰然处之,无论是风雨摧叶的逆境,还是斜阳相迎的顺境,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便是苏轼的旷达,苏轼的人生。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请扫码使用小程序查看答案

62、苏轼雄才壮志,横骛绝出,其学说主张义利并行,王霸杂用,为“永康学派”代表人物。其词或眷怀君国,感愤淋漓,或经世济时,议论纵横,辞情慷慨豪迈与稼轩相近,振聋发聩,足以立懦。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请扫码使用小程序查看答案

63、晚唐·温庭筠《望江南》:“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萍州。”柳永用温词此句意,其《八声甘州》云:“想佳人妆楼顒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请扫码使用小程序查看答案

64、温、韦为花间派代表词人,关于二者个体的词风差异,自清代以来多有辨析。清·周济的《介存斋论词杂著》比喻:温词是“严妆”美,韦词是“淡妆”美;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比喻:温词是呆板的“画屏金鹧鸪”,韦词是灵动的“弦上黄莺语”。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请扫码使用小程序查看答案

65、我们读辛弃疾及辛派词人的词,那是一首首英雄失路的悲歌!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请扫码使用小程序查看答案

66、辛弃疾具有文武兼备之才,朱熹称他“股肱王室,经纶天下。”宋·谢枋得《祭辛稼轩先生墓记》引其雄才大略志在收复,呈有《美芹十论》、《九议》,表现出善用兵的北伐谋略,迥异于一般士大夫纸上谈兵的书生议政。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请扫码使用小程序查看答案

67、晏几道《小山词·跋》自述:“始时沈十二廉叔、陈十君龙家,有莲、鸿、苹、云,品清讴娱客。每得一解,即以草授诸儿。吾三人持酒听之,为一笑乐而已。”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请扫码使用小程序查看答案

68、晏几道的《临江仙》:“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这两句亦景亦情:人,孑然独立;燕,翩然双飞,况值残花零落,冷雨迷濛。自然工丽的对句中意象极幽微、凄婉。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请扫码使用小程序查看答案

69、晏殊久处政权中枢地位,多致力于文化教育和荐拔人才。欧阳修、苏舜卿、富弼、范仲淹都出其门下,此外王安石也受过他的奖掖,宋祁、张先等均曾在他手下任职,这些都是当时政坛、文坛的一流人物。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请扫码使用小程序查看答案

70、一本《小山词》或可当作晏几道的爱情回忆录来读,多以感伤笔调写爱情的聚散悲欢,或追忆旧踪残梦。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请扫码使用小程序查看答案

71、因儒家传统的“诗以言志”、“文以载道”的引导与制约,以往的诗文更多地关注作者身外的现实世界,表现时事政治、社会时弊、民生疾苦等。唐宋词人则转过身来,用词关注自身的生存状态及内在情感世界,表现出强烈的生命意识。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请扫码使用小程序查看答案

72、张炎的《拜星月慢》夜色催更,此词为旅居驿馆追怀恋人所作,约写于作者羁宦江南时,艳情之中并入身世遭际之感。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请扫码使用小程序查看答案

73、中唐号称“烟波钓徒”的张志和,写有五首渔父词。其《渔歌子》云:“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必归。”唐宋词中的“渔父”,已减削了以隐逸方式与世抗争的愤世疾俗之思想锋芒,转而写寄身尘外的高洁雅趣。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请扫码使用小程序查看答案

74、周邦彦词多写男女情爱、羁旅行役,词风浑厚和雅、缜密典丽,上承柳永、秦观,下启姜夔、吴文英等,被称之为婉约词“集大成者”清·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请扫码使用小程序查看答案

75、自李煜《虞美人》唱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后世词人多以春水喻愁,如:秦观《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江城子》“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但皆不及李煜的“一江春水”语出自然,意境深广。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请扫码使用小程序查看答案